http://www.guizheng.net/article2_1.asp?id=532
<!– /* Font Definitions */ @font-face {font-family:新細明體; panose-1:2 2 5 0 0 0 0 0 0 0; mso-font-alt:PMingLiU; mso-font-charset:136; mso-generic-font-family:roman; mso-font-pitch:variable; mso-font-signature:-1610611969 684719354 22 0 1048577 0;} @font-face {font-family:”Cambria Math”; panose-1:2 4 5 3 5 4 6 3 2 4; mso-font-charset:0; mso-generic-font-family:roman; mso-font-pitch:variable; mso-font-signature:-536869121 1107305727 33554432 0 415 0;} @font-face {font-family:Calibri; panose-1:2 15 5 2 2 2 4 3 2 4; mso-font-charset:0; mso-generic-font-family:swiss; mso-font-pitch:variable; mso-font-signature:-469750017 -1073732485 9 0 511 0;} @font-face {font-family:”Noto Serif”; panose-1:0 0 0 0 0 0 0 0 0 0; mso-font-alt:Cambria; mso-font-charset:0; mso-generic-font-family:roman; mso-font-format:other; mso-font-pitch:auto; mso-font-signature:0 0 0 0 0 0;} @font-face {font-family:”\@新細明體”; panose-1:2 1 6 1 0 1 1 1 1 1; mso-font-charset:136; mso-generic-font-family:roman; mso-font-pitch:variable; mso-font-signature:-1610611969 684719354 22 0 1048577 0;} /* Style Definitions */ p.MsoNormal, li.MsoNormal, div.MsoNormal {mso-style-unhide:no; mso-style-qformat:yes; mso-style-parent:””; margin:0cm; margin-bottom:.0001pt; mso-pagination:none; font-size:12.0pt; mso-bidi-font-size:11.0pt; font-family:”Calibri”,sans-serif; mso-ascii-font-family:Calibri; mso-ascii-theme-font:minor-latin; mso-fareast-font-family:新細明體; mso-fareast-theme-font:minor-fareast; mso-hansi-font-family:Calibri; mso-hansi-theme-font:minor-latin; mso-bidi-font-family:”Times New Roman”; mso-bidi-theme-font:minor-bidi; mso-font-kerning:1.0pt;} .MsoChpDefault {mso-style-type:export-only; mso-default-props:yes; font-family:”Calibri”,sans-serif; mso-bidi-font-family:”Times New Roman”; mso-bidi-theme-font:minor-bidi;} /* Page Definitions */ @page {mso-page-border-surround-header:no; mso-page-border-surround-footer:no;} @page WordSection1 {size:595.3pt 841.9pt; margin:72.0pt 90.0pt 72.0pt 90.0pt; mso-header-margin:42.55pt; mso-footer-margin:49.6pt; mso-paper-source:0; layout-grid:18.0pt;} div.WordSection1 {page:WordSection1;} –> 有許多上帝的兒女,他們知道的遠多過他們行出來的,他們看到的遠多過他們實踐出來的,然而,他們卻在這樣的狀態中持續了許多年。真是奇怪,他們走了一段,卻再也不往前走了! 他們承認基督是教會的元首,並且喜愛真理。他們喜歡聽好的講道,對福音的每一項教義都認同,但是,在他們裡面仍然缺少了某種難以描述的東西。他們做出來的事情常常讓牧者和屬靈長輩們感到失望。真是奇怪,他們有這樣的頭腦,在為人行事上卻停滯不前! 他們相信天國,但看起來卻不是那麼嚮往它;他們相信地獄,但看起來卻不是那麼懼怕它。他們愛主耶穌,但是為祂做的事情卻是那麼少。他們恨惡魔鬼,但是看起來卻常常想要與它為伍。他們知道日子減少了,可是活著的方式卻好像是天長地久。他們知道他們要爭戰,但是在人看來他們卻是在和平年代。他們知道他們有路程要奔跑,但是他們看起來卻是原地不動。他們知道審判的主就在門口了,將來要有憤怒臨到,但是看起來仿佛是半夢半醒。真是奇怪,他們已成為這樣的人,可是卻到此為止了! 對這些人,我們該說什麼好呢?他們常常使敬虔的朋友和親人感到困惑。他們常常使人焦慮。他們常常給人帶來極大的疑惑和省察。我們可以用同一個描述來將他們歸類:他們都是羅得的兄弟姐妹。他們遲延不走。 這些人,在他們的腦海中有一個觀念,就是不可能所有的信徒都變得那麼聖潔和那麼屬靈!他們承認,高度的聖潔是一件非常美的事情。他們喜歡在書中讀到有關卓越聖潔的事,他們甚至喜歡在別人身上看到高度的聖潔,但是他們不認為所有的人都要達到一個高的聖潔標準。無論如何,他們看來是在心裡認定了,他們達不到那樣的聖潔程度。 這些人,在他們的頭腦中對仁愛有一個錯誤的觀念,是他們自以為的仁愛。他們非常害怕被別人看為是不寬容和狹隘的,因此走了另一個極端。他們盡力討每個人的喜歡,附和每一個人,贊同每一個人,但他們忘記了,他們首要的應當是討上帝的喜悅。 這些人,他們害怕作犧牲,他們逃避舍己。他們似乎從來不把我們主的命令應用到自己的身上,就是“背起自己的十字架”,“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,就剜出來丟掉……若是右手叫你跌倒,就砍下來丟掉”(太5:29,30)。他們都不否認主耶穌說了這些話,但是這些話在他們的信仰生活中從來沒有位置。他們的一生都在努力使門變得更寬些,使十字架變得更輕些,但是他們從未成功。 這些人,他們總是在努力地和這個世界和平相處。他們善於找到各樣的理由,不從這個世界中堅決分別出來,他們又編造各樣的藉口,去參與令人質疑的娛樂活動,並且和有問題的朋友交往。這一天他們參加查經小組,另一天他們就去參加舞會。這一天他們禁食,領聖餐,另一天他們就上午去賽馬場,晚上看戲劇。這一天他們聽了某些慷慨激昂的佈道家講道。之後,幾乎不能自已,另一天他們就被一些世俗小說感動得痛哭流涕。他們不斷地努力說服自己,與世人的立場有一些交集是有益處的。然而,他們的光景說明了,這麼做沒有益處,只有害處。 這些人,他們不能從內心中與自己頑固的罪爭戰,無論那罪是懶惰、好逸惡勞、壞脾氣、驕傲、自私、缺乏耐心,還是別的。他們容讓罪安然地居住在他們的心裡面,不被對付。他們說,這是出於他們的身體原因,這是他們的性格,這是他們的氣質,這是他們的試煉,這是他們的行事為人的方式。因為在他們出生之前他們的父親,或母親,或祖母就是這樣,所以他們不能不這樣。如果你幾年之後再見到他們,你聽到的還是同樣的話! 然而,歸根結底,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:他們都是羅得的兄弟姐妹。他們遲延不走。 哦,如果你是一個遲延不走的靈魂,你是不會喜樂的!你知道你不喜樂,如果你喜樂,就奇怪了。遲延不走,必然會毀壞一個基督徒的喜樂。一個遲延不走者的良知,會攔阻他享受內心的平安。 或許有一段時間你跑得不錯,但是你離棄了你起初的愛心;從此你再也感受不到同樣的平安,直到你“行起初所行的事”(啟2:5)。你就像彼得一樣,當主耶穌被捕之後,你從很遠的距離跟隨祂。也像彼得一樣,你會發現這麼做不是令人喜樂的,而是苦澀的。 來看一看羅得吧!記住羅得的人生故事,思想一下羅得的“遲延不走”,要成為有智慧的人。 現在讓我們來思想一下可能令羅得遲延不走的原因是什麼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,我希望你認真地關注。知道病因是治療的第一步,預先被警告的人就有所預防。 本文的讀者中有人覺得自己的靈命很穩妥,不至於“遲延不走”嗎?那麼讓我來告訴你一些關於羅得的歷史。做羅得所做的事,如果你今天不落到和他一樣的靈性狀態中,那真是奇跡了。 我在羅得生命中觀察到了一件事,就是他在早年的生活中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。 亞伯拉罕和羅得曾經在一起生活,他們的財物都變得甚多,使他們不能同居。當他們兩人決定如何分開的時候,亞伯拉罕作為兩人中的長者,憑著謙卑和愛護的心,讓羅得來選擇地方。他說:“你向左,我就向右;你向右,我就向左。”(創13:9) 羅得如何選擇的呢?我們知道,他看到靠近所多瑪的約旦平原土地肥沃,非常滋潤。這樣的地有許多草場,適合畜牧。羅得有很多的牛群和羊群,這樣的地方正適合他的需要。就是因為這一片地方肥沃、滋潤,他就選擇了居住在這裡(參創13:10)。 但這裡靠近所多瑪!他不在乎。要和他成為鄰居的所多瑪人是邪惡的!無所謂。在上帝眼中他們是罪大惡極的!對他來說無關緊要。草場很肥沃,土地很富饒,他需要一處對他的羊群牛群好的地方。在這個理由面前,即使有什麼良心的不安或疑慮,也都煙消雲散了。 羅得的選擇是憑著眼見,不是憑著信心。他沒有尋求上帝的旨意,以免自己犯錯誤。他看的是今生的事,而不是永恆的事。他考慮的是世上的好處,而不是靈魂的好處。他只想到了什麼有益於今生,他忘記了將來的生命。這是一個壞的開始。 但我也注意到,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,羅得和罪人混居在一起。 我們首先知道,羅得“漸漸挪移帳棚,直到所多瑪”(創13:12)。我已經說明,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。 但是當他再次被提到的時候,我們看到他實際上已經住在了所多瑪。聖靈清楚地說:“羅得正住在所多瑪。”(創14:12)他離開了帳棚,離開了田野,在那個邪惡城市的街道上有了自己的房屋。 聖經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,我們不知道是否有什麼緣由造成了這個變動。我們可以肯定,這不是上帝的命令。也許因為他的妻子喜歡城裡的社交生活,所以她喜歡城市勝過鄉下。很清楚,她不是蒙恩得救的人。或許她勸說羅得這麼做,是為了女兒們方便嫁人,生活可以安定下來。或許是他的女兒們催促一家人住進城裡,因為她們喜歡交一些享樂的玩伴。我們已經知道她們是輕浮的女子。或許是羅得自己喜歡這樣,因為這樣對自己的資財有好處。人對自己想做的事,從來不缺乏藉口。但是有一件事是清楚的:羅得沒有充足的理由,他就住進了所多瑪。 當一個上帝的兒女做以上這兩件事的時候,我們就不必為接著發生的事情感到驚訝,那就是,漸漸地,我們將聽到關於他的靈命不好的消息。如果他變得對上帝借著苦難對他發出的警告無動於衷,就像羅得那樣(參創14:12),以致最終在試煉與危險來臨的時刻,也像羅得一樣,成為一個猶豫不決、遲延不走的人,我們也不必感到奇怪。 恩典是一株嬌嫩的植物,除非你珍惜它,呵護它,否則它在這個罪惡的世代裡會很快枯萎。雖然它不會死,但是它會打蔫。最有光澤的一塊金子,如果暴露在潮濕中,就會很快地變得暗淡無光。最火熱的鐵塊可以很快變冷。如果你要使一塊鐵變得通紅,你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和氣力;但是如果你要使它變硬、發暗,只需要一點點的涼水,或是只要丟在一旁,不理會它。 你現在可能是一個非常火熱、非常熱心的基督徒,你的感覺就好像是大衛在他興盛的時候說,“我永不動搖”(詩30:6),但是不要自欺。只要你跟隨羅得的腳步,做出羅得所做的選擇,你的靈命很快就會落到他的光景。任由你自己去做羅得所做的,你很快就會發現,你已變成像他一樣可憐的遲延不走者。你會發現,就像參孫一樣,上帝不再與你同在了。在試煉臨到的時候,你會羞愧地發現,你變成一個立場不堅定、優柔寡斷的人。在你的靈性中發生了潰爛,在你沒有意識到的時候,它漸漸地耗盡了你生命的活力。你屬靈的力量漸漸地被損耗,不知不覺中,你的生命被荒廢。最終,你會發覺,你的手幾乎沒有力量去做主的工了,你的腳幾乎沒有力量去走主的道路了,你的信心比一粒芥菜種子還小;而這一切,可能就發生在你生命中最關鍵的時候,那時你的敵人如洪水般沖來,而你卻正是在最軟弱無力之時。 哦,如果你不想成為在信仰中的一名遲延不走者,就思想這些事情!當心羅得所做的選擇! (節選自作者著《聖潔》 |